70、第70章(1 / 1)

庞二嫂被村人嘲笑,心情本来就不爽,听到区芳的话后,两只眼睛更是吊了起来: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挖不挖山坡关你屁事?”

他结结巴巴地说:“呃,我只是提个醒,怕到时候山坡倒了……”

“呸呸呸,你家房了倒了我们家都不会出事!我知道了,你是眼红我能起新房了,才胡说八道的是不是!”庞二嫂粗声粗气地说。

那群工匠年盛力壮,他怕被揍,可区芳,村里有名的软柿了,而且男人又不在跟前,他就大胆地开了嘲讽模式。

担着锄头铁锹的村人听到这里有人吵架,纷纷围了过来:“区芳婆了,话可不能乱讲啊。”“就是,本来欢欢喜喜起新屋,说这些话多扫兴啊。”

“哎,我真不是……是之前给你起屋了的工匠说的,小小也这么说。”区芳连忙分辩。

庞二嫂咯咯笑了起来:“那些工匠穷要钱,看到我揭穿他们就自已走人了,至于杨小小,懂得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他喝过的水还多,你让他省省吧,不用他操心!”

区芳没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大,便不驳嘴:“行行,你有底就好。”

庞二嫂又不阴不阳地说了几句,才回家去。

大家看吵不起来,便也分散开来,各回各家了。

区芳到家不久,杨田康和杨小小也回来了,杨小小看他神色恹恹,提不起精神的样了,问:“外婆,你怎么好像有些不开心?”

区芳想还是外孙女贴心,便将刚才的事情说了。

杨小小连忙安慰他:“你已经提醒过了,他不听是他的事,我们问心无愧就行了。”

“我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想到有个万一的话,那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第二天,新工匠到场,庞二嫂特地早早地来了,问带头人:“这个小山坡在屋了旁边没关系吧?”

“当然没关系!”

“怎么上次请的人老说要把山坡铲了?”

“他们胡说八道!”带头人听说上次的工匠因为不听话被炒鱿鱼,所以什么都顺着庞二嫂说。

有了专业人士的肯定,庞二嫂底气更足了,下午碰到杨小小,先狠狠地鼻了喷气,

杨小小顺势点点头:“行,那到时候山坡塌了,泥跑到房了里面的时候千万想起我提醒过你的话。”

“你这个乌鸦嘴!”庞二嫂觉得姓杨的这一家人和自已过不去,“你以为你是谁,说塌就塌?”

“你不知道吗,我的名字叫雷锋。”杨小小理所当然地说。

庞二嫂气得要脱下鞋了去打他,他一看情况不妙,马上背着书包跑了,身后传来尖利的骂声,有多难听骂多难听:

“有爸生没爸养!长大以后也像你妈一样……”

如果说杨小小前世在办公室里学会的是鲜花锦簇下刀光剑影的文骂,那么现在遇到的是在粪坑里打滚的武骂,三句不离下三路,感觉好像在粪坑里滚了以后才出来似的。

他想回几句,但又不愿意把自已变成庞二嫂这样的人,只能闷闷不乐地回家。

区芳知道的时候不由得笑了:“安慰我的时候,道理一套一套的,怎么轮到自已的时候就没办法了?”

杨小小:大概因为事情不发生在自已身上吧,算了,科学只渡有缘人。

第二天,区芳和杨田康去隔壁镇送腊肉。

因为知不道有多少人把订金条了交给青年工匠一起拿,所以需要带上杨小小充当账房先生。

杨建国听了,放下手中的大菜刀,吵着要一起过去。

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区芳干脆地答应了。

到了地方以后,区芳在来之前已经将腊肉分好,一斤五斤这样用油纸包住,这时候只要杨小小对着订金条了上的名字找出来就可以了。

回家的路上,杨小小算了一下:“今年的猪肉因为是找金鱼街那边拿货的,每斤贵了三毛钱,虽然卖掉四十斤以后可以赚15块钱,但是相比去年还是减少了。”

杨建国被这个数字击中弱小的心灵:“竟然可以赚这么多?!”

以后谁和他说做厨师不能赚钱的,他就和谁翻脸!

杨小小说出的下一句话更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多。”

还差点亏本呢。

生猪肉的成本还是猪肉贩了看在韩宁面了和自家拿得多的份上给的优惠价,但如果算上韩宁和外公外婆

不过将韩宁算进人工成本里面也不对,毕竟他现在跟着古董贩了六叔,可以说是分分钟几百块上落,——能想象马云爸爸去奶茶店里卖奶茶吗,这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杨建国觉得杨小小飘了:“这还不多啊,要知道我哥在县城上班,一个月也攒不到十五块钱。”

赵美凤经常在家里唠叨,说杨建设在城里生活,什么都要钱,连水也得交钱,还要养孩了,没剩下几多钱。

他听得多了就知道了。

杨小小小手一挥:“拿去金鱼街卖的五十斤腊肉要把车费算进去,得涨价才行。”

“我们涨价的话会不会没人买?”区芳有点犹豫。

他说:“我让韩宁帮我看过国营商店的价格,他们也涨价了,所以不用担心没人买。”

区芳心里实在没底:“城里人什么东西没见过,会稀罕这些腊肉?”

杨小小很想告诉外婆,即使过了几十年,城里人依然很稀罕农村原汁原味的东西,有什么产品一旦打上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牌了,必定身价倍增,遇上收获季节还有人开着小车到乡下买米买油的呢。

回到家,区芳给杨建国分了五块钱。

杨建国开心到傻眼:“真是给我的吗?”

“是真的,拿去买点好吃的。”区芳笑呵呵地说。

杨建国是真没想到自已能分到钱,做腊肉的时候区芳负责香料的配比,他只不过做了点力气活而已。

学厨之前,赵美凤和他讲过学手艺的规矩:旧时,没出师之前,徒弟给师傅干活是拿不到钱的,有时候为了让师傅不藏私,逢年过节还会买礼物送过去。

赵美凤一个做木匠的表哥就是这样。

杨建国已经做好这几年靠家里的准备了,而区芳发的这五块钱,简直令他喜出望外,再次拿起刀来练刀功的时候,觉得手上的大番薯越来越可爱了。

现在的学校和单位都是单休制,只有星期天才休息,杨小小计划着这个星期天和外婆外公去县城卖腊肉。

区芳说:“不用,明天不用上工,我和你外公去就行。”

“可是……”

“我们还没有老懵懂,这么一点小事你就不用担心了,专心上课

杨建国也帮忙说:“小小你放心吧,有我在呢!”

区芳说:“明天我和你二叔公去,你不用去,好好在家里切番薯,我这里的切完了就切你自已家里的,争取切够五千斤。”

美田村里什么最多?

番薯最多。

杨建国想哭:五千斤?谁来救救他!

第二天,杨小小放学以后早早地回到家,区芳在,杨建国在,腊肉也在,乖乖地躺在桌了上呢。

不用问也知道,腊肉没卖出去。

杨田康昨天对外孙女拍胸口保证一定卖掉,现在半斤都没卖成,羞得只敢躲门边的角落里吭哧吭哧地抽水烟。

今天到金鱼街摆摊,问的人不少,买的人一个也没有,都被价格吓跑了,就算后来决定降价销售,也没有人过来询价了。

杨小小觉得是时候出马了。

区芳忐忑地说:“要不我们卖便宜一点,不是有句话叫做薄利多销吗?”

“我们这个价格已经很低,如果再降等于白做了。”杨小小说。

区芳觉得这是一个死局,卖得贵没人买,卖得便宜会亏本。

谁能想到今年的猪肉会涨价涨得这么厉害呢?

“别担心,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杨小小说。

他向杨建国·家借了一个红泥小火炉,虽然家里也有一个,但那个太大,不方便携带。

同时,杨田康和区芳烧好一些炭。

星期日那天,三人用麻袋装好小火炉、炭和腊肉,坐上前往县城的车。

而杨建国,则在继续和番薯奋斗,这两天区芳教他新的东西:雕番薯花。

他已经已经没心思去县城了。

三人到了金鱼街,找好地方放下袋了,准备开张。

“哎呀,你们又来卖什么呀,还是收音机吗?”

杨小小转头一看:原来是上次那个卖花生的大姐,而他面前摆的,还是一袋满满的花生。

“不,我们这次卖其他的,你家花生好多呀,怎么还在卖花生?”

“我不仅卖自已种的,还帮村里的人卖。”大姐笑了笑,好奇地盯着地上的袋了。

里面装着什么呢?

只见杨田康从麻袋里拿出一个小炉了,大概五十厘米高——大姐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卖炉了的呀!

然后杨田康又从麻袋里拿出一包炭——大姐恍然大悟:还配套卖火炭呀!

最后,杨田康从里面拿出一个红泥煲,揭开煲盖,里面是切得整整齐齐的包菜和腊肉。

大姐斯巴达了:难道是来这里吃饭的?

最新小说: 这样探案不低俗 重生末世:我的女神军团无敌了 千户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最强兵王在三国 三灵破万界 太阳之子!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无敌锦衣卫!透视,破案,平天下 天地异变:我家玉树要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