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遇见刚好的爱情 > 313木森和李可儿

313木森和李可儿(1 / 1)

木森答应带她一起去,李可儿的醋意一下子就没有了,因为只要木森愿意带着她去,那么不管这个女生跟木森之间曾经有什么过去,不管她现在是不是还喜欢她,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既然李可儿跟着,那就说明李可儿才是木森的女朋友。

过去的事情不必在意,重要的是未来,这就是李可儿的想法。木森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她知道一些,也有很多是不知道的,但她也不会过分的追问,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这并没有什么。

跟木森商量之后,李可儿一时间似乎有些尴尬,因为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无理取闹太小女生了。

为了化解尴尬,她随手拿起了一本杂志。

随便翻开一页,就看到了熟悉的作者,叫木森:“我读一篇文章给你听,猜到是谁写的有奖励。”没有等木森答应,她已经开始读了:

天使,早安,今天是二月十四日,现在是早上四点五分,短暂的相距后匆匆而别的第六天,从梦中醒来特别的想你,我从未想过,与你的分别竟让我如此不安。

或许是一个人对着黑夜太久,所以每当夜晚降临,我总怀疑那场相聚是一场梦。

真应该带走些什么的,能够证明我们确实相遇了的东西。那样的话,我或许就不会如此不安。或许会更加思恋,但肯定也会更加安心的。

可是什么也没有,翻找着跟你的聊天记录,我觉得它们是那么的不真实。

很可笑呢,一个成天对着电脑的人,竟然开始怀疑起这些虚拟的数据。

之前我们讨论过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我会害怕,另一个是为什么我一定要抛下所有的一切。现在,大概我可以给出答案了。

我会害怕,是因为我看着黑夜太久了。我非要抛下一切才能跟你在一起,是因为我唯有抛下一切才能重生,而不能重生的我,生活中没有数据之外的东西。

果然,跟你的相遇让我不再相信数据。

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昨晚你说你也想抛下一切了,我的回答是:“你没有机会了,因为名额已经被我抢占了。”这是真话,我已经必须这么做了,所以你不能这么做,因为我已经在黑暗里了,你就必须站在光明之处。

你说:“那我就删除所有的联系人。”我回答你:“可以。”这是真心话。

在某一些事情上,我们实在太像了。我们都恐惧这个世界,害怕别人的指手画脚……所以,我们才如此的相恋。因为只有我们彼此,才最懂得彼此的孤单。

“我本以为我已经习惯了黑暗,是你让我看到了光明,哪怕我并不愿意走到那片阳光之下,可那片阳光确实在温暖着我。我最亲、最爱、最重要、最思恋的人,请容许我将自己放置在你的身影里,做你的影子,跟随你到天涯海角。”这样的话应该已经对你说了很多遍了,在这里我想写下来。

你现在在干什么呢?应该还在睡梦中吧,不知道有没有做梦,不知道有没有梦到我。

我这么想你,你一定会梦到我的吧。

没有也没有关系。

我总想为你写一些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给你。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不写什么深情的话语了,越是写得深情,我就越是觉得虚幻。就把我们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写下来:是回忆,也是思恋,当然也是聊解相思。

我们的相遇,是一场比梦幻更加梦幻的舞台剧,我们的相恋,是一个彼此妥协的过程。

说起来,这些事情还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一样。

李可儿换气的瞬间,木森插话说:“写这篇文章的人我一定不认识。”

李可儿望着他,不解的问:“为什么这么肯定?”

木森说:“因为我的身边没有能够写出如此多情的文字的人。”

李可儿笑了,她承认这个作者是木森永远不可能猜到的,因为这个作者木森确实不认识。

不过,李可儿面对木森时候的无理取闹,绝不是开玩笑的。所以虽然是她无理取闹,她却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继续无理取闹,把杂志递给木森:“那现在换你,读给我听,我来猜作者,猜到了的话,你就要答应我的条件。”

对于李可儿的无理取闹,大部分的时候木森都是会顺着她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木森接过杂志,翻看了几篇,找到一篇关于艺术的论词读给李可儿听:

关于艺术与生活。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任何人都口熟能详的话语,可是对于‘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简单的一句话,不能用心体验的人却实在很多。

艺术首先源于形象,所谓的形象,即审美形象。

而我们所说的审美,首先是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通过眼睛传达给大脑,被大脑打上了美的定义的过程,称之为审美。

审美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艺术活动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任何的事物在都有一个形象,这是审美的最基本的存在。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以一个形象,被眼睛看到之后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形状。

所以,也可以说,艺术是源于外貌。一切事物的外貌特征,是艺术产生的根源。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形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

换言之,只有那些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敢吃的存在,才是能够引发审美活动的艺术存在。

而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存在,又有听觉得存在、触觉的存在、视觉的存在、嗅觉的存在等等。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审美活动的物质载体。

首先是听觉的存在,这是最广为认知也是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最多的一种,只要是任何有声音的东西,都可以是听觉得存在。

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声音的东西。不论是有机物或者无机物,通过特殊的途径都可以发出其特有的声音来。

其次是视觉,这是最为直观的一种,也是最值得信赖和最为常见的一种。这里存在一个诡辩,常见就等于视觉。

而这个诡辩,却也恰恰证明了视觉的直观性和平常性。

但平常不等于平凡,这个平常的存在,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倚重的存在。

然后是触觉,在听不到也看不到的时候,直接的触感是最有安全感的。

然后是嗅觉,所有的一切散发的味道,都是嗅觉的存在。

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等的存在,不是单一的存在,不是被分割开来的,每一种存在都已另外的存在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这个大千世界的奇妙的艺术源头。

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是一成不变的,即便展示在我们每个人的感官中千姿百态,但形象本身是始终如一的。

艺术作品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每个人的艺术生活不同,以及每个人表现艺术的手法不同。这其中,或多或少的呆着个人对人处事的方法。

比如描写触觉的风,有的人通过画一棵被吹弯了腰的树来表达,有的人通过画荡起涟漪的水来表达。

艺术生活得不同和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是艺术品千姿百态的源头。而不同的艺术家之间的较量和欣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源头。

换言之,艺术家的不同以及创作方法的差异,是艺术形成发展繁荣的关键。

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每个艺术形象都必须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出现,把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人产生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感。

初级的艺术以描写一种或者较为单纯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经验有功底的艺术家,会通过细微的东西来表达被人忽视的地方。

艺术形象又是艺术家认识体验生活的结果,艺术家感知到的东西,就是他表达出来的东西。

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结晶。一个艺术家以何种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决定了他的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内容。

一个悲伤的艺术家,不管他如何努力的创造欢乐的作品,但在他的作品中,一定都是可以找到悲苦的那部分的。

一个生活充满了困苦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创作出欢乐的故事的。反之亦然。

因此艺术形象又具有艺术家审视、体验生活时把握到的鲜活性和具体性,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够感受、把握到艺术形象的色彩、线条、声音、动作,给人以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https://www.yqwxw.cc/html/139/139764/575552335.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最新小说: 寂空雪 是糖果,也是云朵 任务完成后,病娇男友他黑化了 鸣鸾殿 夺舍的女大佬居然是前世的自己 绕孤山 仙帝?蝼蚁罢了 穿书,勾他上位 夫人假死后,贺少他疯了 惜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