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开服装厂计划(1 / 1)

季向晴新开的火锅店那叫一个火爆,幸好她提前跟卖菜、卖肉的联系过,每天一大清早的给这边送来新鲜的肉、菜。

火锅店一开始是因为新颖,吸引很多年轻人过来品尝,后面大家逐渐知道这个火锅特别好吃,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季向晴也忙不过来,专门请了一个人管理火锅店,还给了一成分红。

在当时这可是少有,出来工作的人一般都只会有工资,虽然季向晴这个工作不是铁饭碗,但是有不少有能力的人冲着分红过来面试。

火锅店其他员工待遇也十分不错,季向晴更是开出了55块钱一个月的高工资,就是要求服务态度要好。

冲着这个高工资,员工们干活也都十分努力,而且季向晴逢年过节也会有红包鼓励大家。

火锅店这么火热,除了味道好,花样多,员工也功不可没。

趁着现在还没有其他人开相同的店子。

季向晴准备加快速度,在京市几个地方都开上火锅店,占住最付款位置。

火锅店要用的各种调料和蘸料,如麻酱、蒜泥、豆瓣酱,香油,牛肉酱、辣椒酱那些最开始是店里的厨师在做。

但是越来越火爆,需要的量还不少,季向晴决定把配方拿出来,让爹那边的食品加工厂生产这些。

卖不卖的出去再说,她现在准备开好几家火锅店,先供自己用,再找销路。

前面两个服装店卖的都很好,季向晴又另外选好地方,再开几家。

反正以后服装厂办起来,不愁没有衣服卖。

趁现在开服装店的人不多,先把店铺铺开了。

季氏食品加工厂最近也忙的很,一边做着粉面条,一边还要生产丸子,再加上最近的调料和蘸料等,可是忙的不轻。

自从有了火锅店的加持,丸子,粉面条卖的特别好,所以厂长季建业让工人们加快生产速度,多存一些货。

季向晴知道后,又重新招了两个人过来厂里帮忙,还叮嘱她爹,“忙不过来就招人,不要累着自己了,厂里您想怎么干都行。”

随着火锅店,麻辣烫店的火爆,慢慢有其他人开始模仿了,这些季向晴早就想到了。

不过她觉得都是迟早的事,最重要的是自己掌握好味道,她的配方可是经过后代人反复品尝过后留下来的,可不是一般人随便尝尝就能做出来的味道。

虽然一时半会儿店里生意会有些影响,但是最终影响不会太大。

刚开始有好几家麻辣烫店开了起来,柳枝还有些担心,听了季向晴的安慰,加上自己也开了这么久的店,知道做好吃食,味道是第一位,但是同样的干净、实惠也是万万少不了的。

她自己家的麻辣烫都是每天进的新鲜菜,肉,而且还有丸子,粉面那些,竞争力比其他人高多了。

时间久了,她就发现,之前走了的那波客人又回来了,说着,“老板,还是你这里的麻辣烫味道正宗。”

食品加工厂那边加了两个人,生产量也有了提升,季向晴决定做批发生意,现在外面多了很多火锅店,麻辣烫店,有不少人需要丸子,粉面那些。

怕大嫂误会,还特意提前跟她说了,大嫂表示并不介意,这些东西大家都能用,最重要的是味道,她已经有了秘方,也不用担心了。

而且麻辣烫生意做的不错,她准备扩大店面,这个决定季向晴也是十分支持的。

还给她提供了一些炸鸡排、鸡叉骨、鸡架、鸡米花、小酥肉等小吃配方。

季向晴相信再开一家这样的炸货小吃店,生意应该不会错。

店面也不用太大,有配方就能做,就是成本会高一些,毕竟原材料都是肉。

卤肉也是不错的,方法比这些小吃还简单。

反正方法她是告诉给大嫂了,做不做的看她怎么选了。

虽然柳枝她羡慕季向晴开的服装店,火锅店那些,但是她更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能管好这一个小店就已经很好了,而且现在也挣了不少钱。

如果再开一个炸货小吃店,或者卤肉店,请人过来帮忙,应该也不会太忙。

最主要的是季向晴说了,东西都可以自己在家先准备好,到了店里再复炸一遍就行,简单易上手。

卤肉更是容易,在家卤好,直接请人卖也行,提前算好账,不会有啥问题。

她跟季越博两人一商量,觉得还是卖卤肉的好,方便一点,在家里,娘还可以给她帮些忙。

季越博也说了,如果忙不过来的话,一定要请人,不要累着自己了。

他现在实在没空再帮忙了,季向晴的服装厂,人越来越多,每天出货量也不少,自己要管着厂子里的事,还要看着服装店那边,可是忙的不行。

不过他也没有抱怨,每天老实干活,记录着一些事情,还时不时跟季向晴请教一番。

他知道晴晴以后要开大的服装厂,自己也要承担更多。

趁现在还有时间,多学习一些,到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

他现在可是季向晴手下第一人,可不能拖她后腿了,以后到了大厂,可得好好表现。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的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导,私人经济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开始逐步放宽对私人经济的限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1980年,政府允许私人开办工厂,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个人开始兴办工厂,推动了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这些私营工厂主要涉及制造业、加工业等领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允许私人开办工厂的政策,不仅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私营经济的崛起,也为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私人开办工厂,季向晴一直在等这个消息,之前挣那么多钱也是为了现在这个时刻。

终于迎来了她期待已久的机会。

现在时机正好,季向晴决定在京市买地皮,建立自己的服装工厂。

买地皮与建厂,最重要的是选址,她在京市寻找着合适的地皮。

要考虑交通、基础设施、人口密集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多个因素,反正参考后最终选定了一块位于城郊、交通便利且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地皮。

因为季向选的地址在京市城郊,价格比市中心低上不少,大约在每平米100-150元左右。

服装厂至少未来几十年都是新兴行业,所以她打算买一块比较大的地皮。

不光是要建厂,还有配套设施,而且季向晴也准备时机成熟后,建一些家属楼,就算是为以后开房地产公司打个基础。

还有建筑规划方面,她打算聘请一些专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根据工厂的生产需求,设计了合理的建筑布局。

这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员工休息区,食堂等。

这些基础设施季向晴准备一步到位,省得后面再增加,浪费时间不说,还耗费人的精力

最新小说: 江湖小酒馆快穿 八零小娇媳:嫁老男人当后妈养崽 红颜法神 末世之我和祸妖做朋友 用户4022474359的新书 盖世神尊 别人都废材开局,我直接当家做主 玄幻:天帝又怎样?还不是要来求 游侠十八哥的新书 僵约:开局尸王,去抱马丹娜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