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五十章嘉靖不满足变法,要改大明律了

第五十章嘉靖不满足变法,要改大明律了(1 / 1)

玻璃的制成很成功。

徐杲被朱载坖邀请来商量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往后扩建的那些建筑当中,都得用上玻璃。

这样一来,建筑方式就得改变。

采光也就成了一项比较考究的问题。

接下来,工厂的开办,也就提上了日程。

皇宫。

乾清宫中。

勤奋的嘉靖,一边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一边听着徐杲一日见闻的汇报。

听着听着,就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眉头微蹙,仿佛对什么事物有了很大的疑虑。

嘉靖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若说经史子集,玩弄权谋,他说第一,没有人敢站出来称第二。

自信就是如此强大。

对于提拔工匠为官,也只因为自己能够用得上。

货殖之道更是一窍不通,毕竟在他面前经常见到的人,也都是朝中大儒,张口闭口也都是为民请命,除了要求加税之外,也鲜有提到银子的人出现。

仿佛他们口中的铜臭味,真的不忍直视。

此时忽然听到了自己二儿子的言论,似乎事情并不是朝中大臣们说的那个样子。

那么到底是谁在说谎呢

说谎的目的又是什么

百姓们没多少见识,好骗。

可他堂堂大明皇帝,居然也有一天会被人蒙蔽其中,就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

搞不懂原因,却不妨碍嘉靖做出决定。

大臣们支持的,自己反对就行。

看看这块石头,扔在池塘内,到底会溅起多大的浪花。

“让刑部尚书闻渊和大理寺卿李香来见朕。”

一直当做透明人的黄锦,立刻恭声接旨,缓缓退出门去。

另一边的徐杲却是惴惴不安。

揣摩人心,从来都不是他的强项,词汇根本就看不出皇上心里的想法,沉默压抑得让他根本无法镇定下来。

“徐爱卿办事,朕很放心,之前言说要研究那个四轮马车,是好事,若是能成记的给朕也打造一辆出来。”

思索良久,嘉靖在见到徐杲的模样,很是龙颜大悦。

若不是此人前去只走了一遭自己儿子的所谓研究院,他还不清楚朝中的大臣们,都打的什么主意。

明明都是想要银子,却还把自己装得清高的,了不起的样子。

还是这些手艺人,打起交道来,干净利落,花花心思最少。

“臣,遵旨。”

徐杲激动地上前一步叩首领命。

为皇帝打造特殊的坐驾,就说明陛下还是很看重他的。

“嗯,好好干,若是有任何方面的难处,记得给朕说,朕让那个混小子,给你找人出出主意。”

慷他人之慨,嘉靖玩得很是顺手。

又一次把自己的儿子当做筹码给卖了。

“谢陛下看中,臣必定能够成功。”

激动的徐杲都快要写军令状了。

上一次激动还是什么时候来着,应该是陛下刚刚修道,兴改宫殿的时候吧,一晃已经过去有五六年时间了。

“行了,爱卿回去好好的准备,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嘉靖笑着送客。

接下来的阵仗有点大,可不能被此人卷在里面。

毕竟朝堂上,比较纯粹的人,还是有点稀缺,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走了徐杲,嘉靖起身在殿内来回地踱步。

思索着等一会该怎么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一起出现在皇宫门口是不多见的。

瞧见两人的人,都默默地想着,大明又发生了怎样的大案,才会有这么大的阵仗。

其实闻渊和李香心中也很纳闷。

在皇宫门口相遇的时候,两人还各自想着,陛下又要让那个朝中大臣被抄家了。

然而思来想去,都找不到头绪。

想要从各自的脸上看出点端貌,最后发现也是无功而返。

因为黄锦一直跟着,语言交流没有办法成型。

不过眼神之间的交流,才是大臣们的必备技能。

“陛下叫咱们两人所为何事”

闻渊眼神一瞟,随即收回,只用眼角余光看着李香。

李香微微抬头,眨了眨眼,又低着头,沉默的跟着仿佛在说:“我也不知道,正想问你呢。”

“咱们来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迎面回去的工部侍郎徐杲”

“你是说和裕王殿下有关,难道是朝中大臣们建议皇上,禁止皇子行商的奏章起作用了不成”

“难说。”

“也是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准。”

两人很快就理清了被皇上召见的意图。

都是人精,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能够大概地猜到前因后果。

在进了乾清宫之后,心中就已经有了准备。

“陛下,臣闻渊(李香)拜见吾皇,吾皇万岁。”

“平身,赐坐!”

嘉靖,两位大臣。

心中都有了准备,君臣见礼之后,各自安坐。

待两人坐定。

嘉靖没有废话。

“真决定重新划定商税,裁撤各种苛捐杂税,两位爱卿认为,需不需写进大明律”

《大明律》是明太祖朱无璋为了“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于吴元年命丞相李善长等根据《唐律》撰写的。

洪武六年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次年颁行,篇目一准于《唐律》,共分30卷,606条,此后又经数次修改,不断增损,至洪武三十年最后完成《大明律》的编撰工作,颁行全国。

说是《唐律》,实际上则是武周时期的律法加以改编。

说来也是奇怪。

除了秦始皇改制了律法之外,能够称得上巨大改良的也就这位女皇了。

闻渊和李香两人面面相觑。

心中的准备,看来还是不足。

完全跟不上陛下的想法。

原以为是要商量如何收回裕王殿下的工厂为大明官府所有,谁知陛下直接上升的要修改大明律。

难怪要让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前来商谈。

“陛下,万万不可啊,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可是要动摇大明根基的。”

李香只是一愣,立刻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修改律法,皇上怎么敢?

历史上的变法,已经就够让一个王朝难受了,更不要说,改变律法。

随即闻渊也跟上。

“陛下,《大明律》贯彻“法贵简当”已经很是完善,就是要改变,臣等也无处下手啊。”

两人的反应,在嘉靖的预料当中。

变法还在朝臣们的接受范围内,修改大明律,就仿佛要挖了他们祖坟一样。

“从商鞅变法开始,到现在,诸位还看得到,秦时的律法吗整个天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何大明律就不能做出改变不能适应当下”

嘉靖目光灼灼,似乎想要看透两人的内心深处。

看两人是不是真的为了大明着想。

闻渊和李香一阵语塞。

论起嘴皮子。

朝中没有谁是嘉靖的对手。

一次大礼仪,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朝臣们也不想再用自己的小身板和家人,亲戚朋友们,再证明一次。

一旦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句话不管用了。

那么朝中的大臣们也就拉不住皇帝想要做成的事情。

毕竟,做皇帝的,连祖宗的话都不听了,又何必听你在这里瞎逼逼。

而这种现象,也是大臣们最害怕的。

“朝中还没有清理出来寺庙的田产和财物,就开始盯上了裕王的工厂和作坊,都说裕王是在与民争利,朕也派人查了一下,为何进了裕王工厂和作坊的百姓们,都不愁吃穿了,而一直帮着士绅们帮工的那些百姓们,却都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甚至卖儿卖女”

嘉靖起身,走到了闻渊和李香的面前,低着头认真地问道。

“告诉朕,与民争利的反而民富,不与民争利的反而民贫是何道理”

等了好一会。

闻渊和李香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学到的四书五经上面,可只有仁义道德,忠信礼智,科举也是八股文章,林林总总都是治人的学问,谁会去研究怎么经商

“裕王给朕所缴纳的税,是其利润的一半,如今已经差不多每个月十万两银子,为何其他商人们,就没有这么高的税赋”

嘉靖继续发问。

每一问都在关键所在。

其中没有之乎者也,只有干净的为什么和冰冷的数字。

任何的借口,在数字面前都没有办法狡辩。

除非这个数字本身有假。

“臣,不知。”

闻渊没有办法再说出狡辩的话来,欺君之罪也不是摆设。

“臣,也不知。”

想了李香也紧随其后,立刻说道。

“既然都不知,那么朕来改变大明律,是不是就是在探知未来”

嘉靖重新坐回了椅子上,缓缓地问道。

“你们也不忙急着回答朕,朕也不全盘否决大明律的不对,大明律一共有七卷,分别是《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现在不过是把户律当中的商律提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律法体系,诸位觉得如何”

按理说,嘉靖应该还要找户部尚书来商议此事。

可最后还是先从刑部和大理寺开始,为的就是给人一个印象,维护大明律他这个皇帝是第一位。

自己的二儿子都在一直维护大明律。

不管遇到犯事的是谁,都会移交官府来判决,他这个做父皇的,也不能眼看着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吃了他儿子的糖果吧

工厂没有办起来的时候,没人吭声。

现在赚银子了,知道摘桃子的时候到了

用他儿子朱载坖的话说:梦里啥都有,为何不去沉睡不起,清醒过来干嘛

ep.cchmxs.7cbiquhe.

最新小说: 上海滩:民国第一军阀 拉神至上 撩他成瘾:沈警官的小妖精太诱人 四合院:老子易中海,嫂子娄晓娥 都重生了,傻子才惯着你 莫梓传 仍念此乎 靠斩妖,横推一切 洪荒:重生哪吒从读封神演义开始 玄幻:身为管家的我是大道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