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绩(1 / 1)

第113章 曹丕的功绩

【魏文帝·曹丕】

【军事成绩:于法统上收复益州上庸三郡。

平定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促进和巩固了北方的统一。

任用苏则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

启用曹真督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恢复中原朝廷在西域的治理。

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多次击败鲜卑,维护北疆安定。

三次征吴,无功而返。

评价A级,得四分。】

【制度建设:废除中常侍、小黄门,确定九品中正制,将地方举荐权力收归中央。

定令妇人不得干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削夺藩王权利,无治权与兵权。

设立中书省,集中皇权。

评价B级,得三分。】

【外交策略:无外交。基础评价C级,得两分。】

【民生经济:税为什一,与民休养,北方再次安定繁荣。

“广议轻刑,以惠百姓”,“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

评价B级,得三分】

【用人识人:平平无奇。基础评价C级,得两分。】

【后世影响:编撰的《典论》是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著,对当时文坛作品进行品评,并提出了文学创作的一些原则。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

《燕歌行》开创七言诗局面。

(另有《七步诗》,但为小说语不计入评价。)

评价A级,得四分。】

【总分:十八分。】

……

{大魏开国皇帝、三国时代划分人、中国文学自觉启蒙人、第一首文人七言诗作者、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作者、第一部志怪小说集作者、第一部类书组织编纂者、婉约诗风先行者、汉音到魏响转化者、大量成语发明人}

{住不下了,住不下了!}

{曹丕文学史地位最高的是他的文论成就,而不是文学作品。}

{学过古代文论的都知道,曹丕文论史上地位非常高,可是说是我国文学理论的开山鼻祖,他的《典论》是我国第一本文学理论专著。}

{首次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出了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高到了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极大的促进了魏晋文学的兴盛。}

{来来来!都看看啊!这就是让你们做阅读理解的“罪魁祸首”!}

{曹丕的才华完全被曹操和曹植掩盖了,可惜世人就只记得他的狠毒了,逼弟弟作七步诗,可问题是七步诗的故事正史并没有记载。}

{而且一个在好友葬礼上学驴叫为好友送葬的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吧。}

{第一,学驴叫跟七步诗一样,都是小说言。}

{第二,王粲:我就剩学驴叫了是吧?}

……

曹魏·文帝时期

金光再现!

曹丕一脸懵的看着手里的东西。

“豆…豆子?”

翻来覆去,仔细端详。

捏一捏,嗅一嗅。

曹丕确定了,这就是一颗普通豆子!

顿时,他脸都绿了。

一旁赶来的郭皇后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莫不是,要陛下吃下去?”

曹丕瞥了一眼郭皇后,心里也没个准。

但一想到明年自己就要驾崩,还是赌一把吧!

直接将手中的豆子扔进嘴里。

豆子入口即化,一股暖意自丹田起,遍布全身。

“陛下可有何不适?”

郭皇后紧张的看着曹丕。

曹丕缓缓睁开眼睛。

“增寿七年。”

“七年?但也不少了。”

曹丕也觉得不少了,但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

这个七是不是跟那个莫名其妙的七步诗有关系啊?

没有原因,他就是感觉被嘲笑了。

……

大汉,

刘邦打量着这天上的评价。

“娥姁,你别说,这小子的确有点东西。”

吕雉点点头。

“做为守成之君,是合格的。”

将面前案几上酒壶拿起,刘邦喝了一口。

“就是这防备藩王防备的太过了。”

“朕还是觉得,给藩王一点权力比较好。”

一旁的吕雉不置可否。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上曹丕的功绩,一脸疑惑。

“这制度很好啊?为什么才三分?”

一旁的司马懿也点点头。

这些制度都没问题啊?为什么?

……

大汉·文帝时期

“九品中正制?”

刘恒仔细念叨着这个新制度的名词。

“九品?那就是有高有低了?”

“中正?中正……”

刘恒忍不住坐着身子,一边思索着,一边手指敲击着桌子。。

“《尚书·吕刑》曰:“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离骚》曰: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管子·五辅》曰:“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

“六十四卦中,阴爻居二爻之位,阳爻居五爻之位,君臣各安其位。”

“六二、九五两爻既当位,又处于中位,既中且正。”

“中不偏不倚,正不高不低。”

一旁的刘启听得头都大了。

刘恒缓缓睁开双眼,看着九品中正制这几个字,一脸狐疑。

“有高有低何谈中正?既中且正又怎么能有高有低?”

“一股伪矫之意。”

一旁的刘启:

啊?阿父再说什么?

算了,还是不要问了。

……

北宋·徽宗时期

赵佶看着天幕里的后世评论,满意的点点头。

对身边的梁师成道:

“魏文帝的诗和散文,有着极其细腻的强抒情性之意与极具敏锐的生生不息之意。”

躬身恭敬的梁师成笑着回应道:

“官家所言极是,就如魏文帝的《大墙上蒿行》”

“开篇就直直抛出一句‘阳春无不长成!’这样无可辩驳的,极为纯粹的粲然生机,正是令人泪下的好生之意。”

赵佶惊异的看着梁师成,随后面带恍然,继而一阵欣喜。

“朕差点忘了,你也是得过进士甲科的。”

“不错,没想到伱对建安文学也有几分深研。”

梁师成恭敬道:

“不敢,全得官家文雨滋润,使臣深得教化。”

赵佶笑着点点头。

“这首诗一开篇,满目生意,但倏然成为了“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的惊心衰颓。”

“然后成为“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赵佶仰天看着天幕里的曹丕,感叹道:

“他不属于盛大之时、热闹之时。”

“只有在平凡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思念想家的时候、甚至思考衰老和死亡的时候,会更加共情曹丕。”

“陛下天姿!”

曹丕的确是文武双全,就是气量不大。

不得不说,曹操教导儿子真的有几把刷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末日来临囤百亿物资 涅盘重生,从掌控暗影开始 综漫:人在柯南,养猫养鼠 随手捡了个太子回家 盗墓:狐狸勾搭麒麟的n种办法 森久和慕雪的美食地图 皇上!齐国太子又来拐小公主了! 宿命沦陷,妖王只为我沉沦 救赎文完结后,老公亲手杀死了我 福星高照:倒霉鬼在神界做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