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22章 女拳女权(二)

第22章 女拳女权(二)(1 / 1)

这个时代,男女婚嫁之事与后世相比,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与这位女魔头相处的这些时日,见她风风火火,一路打打杀杀,不怕天不怕地,若不是生得失一副女儿身,这丫头倒是一个十足的奇男子,不知要令多少男子相形见绌。

这一路,除了看她十分溺爱自己的弟弟偶尔显露出女性特有的风情来,大多时候行为处事,都不亚于一个男子。

也从未见她像平常女子那样,总会有意无意谈论婚姻情爱之事来,没想到这一谈,竟然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顶天立地大男儿一样的人,以为她对男女方面的情语蜜言诗词歌赋也如男人一样,应该是粗糙浅陋、懵懂无知。没想到这丫头竟然还知道苏轼……。

杨云只觉自己像认识了新大陆一样,以前对眼前这位疯魔头认识还真有些单一。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个时代,其实与后世相比,社会贫富差距也十分悬殊,许多人在生存与娶妻生子方面,也容易不到哪里去。

后世社会人们娶妻结婚,可能首先你得在城里买套房,高悬的房价,这令多少年轻人望而畏步,结婚闹心。

这个时代,虽没有这样的要求,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是婚姻之事,成家过日子终究还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赤贫的人,又哪里有媒婆来为之提亲呢。

因为太穷的人,连媒婆也捞不到油水。。。

这个时代的社会,士农工商,士为尊商为末,政府打压商人,商人的地位低下,但不代表人们就不崇拜金钱。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代,人们第一崇拜的是权利,第二崇拜的依然还是金钱。

这个时代打压商人,只不过是政府官员害怕商人阶层快速崛起,一旦商人们有钱又有势,很快就会超过自己的威望。

官员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官员阶层自有官员阶层一套最天衣无缝的生存模式。

官员们通过为官获取俸禄,再将俸禄用来买田产地产,再将田产地产出租给中下贫农,自己不劳动,坐享土地出租收入。

这跟后世有一个阶层是一样的,城市中的职业房东,坐享家中数套房产,通过出租房子,每月不用劳动,就能获得比大多数辛辛苦苦的劳动人获得多的多的收入,而且还是旱涝保收,没有任何风险……。

这一套生存模式,其实与从商相比,既省去了从商的辛劳,又省去了从商的风险,简直是坐地生钱,吃饭睡觉都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杨云前世的时候上大学,选修过经济学,毕业了走上社会,曾在企业管理培训公司上过班,听过一些所谓的企业经营大师讲过高明的商业最终区别就区别在商业模式上。

商业模式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决定着一个企业占据在企业竞争链中的高端还是低端。

例如某着名的巴巴公司,不生产任何东西,只搭建了一个堪比国家模式的平台,只短短十五年时间,就成为了全球性优秀巨无霸公司,而这是一般企业发展数百年也做不到的。

再比如某地产公司,其实也并不是一家什么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创新改变了世界的公司,但在正确的时间点上,走对了商业模式,大肆囤地买地,死捂土地,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土地猛然升值,老板再将土地转让,竟然只是简单的一买一卖,老板便成为了十几亿人中超级富豪,而老板并未真正为这个世界做过多大的贡献。

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同理,其实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的不同阶层人士也有着不同的生存发展模式,正所谓龙有龙道,蛇有蛇路。

不同的生存发展模式,也决定着人们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优越感。

杨云习惯举一反三,因而也就对数千年来封建农耕经济中,为什么那些当官的士子,也就是社会中最最精英人士,一旦有了钱后就热衷于置办田产地产,多少还是能理解些。

其实,他们这是在选择一个在现有时代中最优越的生存发展模式。

可是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本身就陷入这种隐形的看不见的社会运转模式中,除非是吃饱了撑的那种大哲人,否则又怎会去想这种大而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

芸芸众生,人人都艳羡、崇拜权利与金钱,这就如后世社会中,有一些人总会笑贫不笑娼是一样的,这是人性与生存使然。

既然做不到能改变人们的这种认知,那就只能让自己也成为拥有权利与金钱的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掉价,也不违反道德。

杨云自忖自己不是那种满口迂腐道德不识人世人性实际情况的卫道士,自己谈不上疯狂地崇拜权利与金钱,不过对那些崇拜权利与金钱的人,倒也能有一定的理解。

这时的时代,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可以娶数房妻妾,这再正常不过。

无论是达官显宦,还是平民百姓,哪怕是穷的娶不起媳妇的人,对此也没什么愤恨不满之情,相反对谁能有这样的本事,妻妾满堂,反而还以此为荣,十分的尊敬、仰慕与佩服。

杨云在阳谷县办公,曾下基层走访乡邻时,就见过阳谷县各乡、都、里,但凡家境殷实、有些名望的乡绅家中基本上都是好几房的妻妾,有的乡绅,年过半百、花甲者,娶的小妾年龄十五六岁、二十几岁的,倒真不在少数。

相反,倒是那种一夫配一妻的,则是十分罕见,这与后世社会大有不同。

与此同时,各乡、都、里都有不少打光棍的,有的都年过了四五旬了,依然还是老光棍,但是这些人却毫无例外,并没有对那些能娶上几房妻妾的人表示愤怒与不满。

这便是这时的社会风气……。

想想这位苏大词人,也是人不是神,生活在本身就是这样的社会风气与环境里,好友娶妾,赠艳诗以作贺,若是换作自己,自己倒作不出来,不过对苏大学士这种浮浪行为,倒也能有一定的理解。

这个时代的社交聚会庆贺,但凡有一些文化的名人、读书人,不吟诗作画,便是失礼行为。。。

怎么说,自己还是特别喜欢这位四川籍的苏大名人的诗词的,那一句多情应笑我,小心早生华发,前世上大学时,不知道自己多喜欢念。

也许这位苏大学士写这首诗时,只是囿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为作诗而作诗,至于他对这位好友八十高龄还娶十八娇妾,到底是褒还是嘲贬,或许并不是向世人说的一样这是一种褒扬。是褒是贬?或许只有他自己的内心知道。

最新小说: 江湖小酒馆快穿 八零小娇媳:嫁老男人当后妈养崽 红颜法神 末世之我和祸妖做朋友 用户4022474359的新书 盖世神尊 别人都废材开局,我直接当家做主 玄幻:天帝又怎样?还不是要来求 游侠十八哥的新书 僵约:开局尸王,去抱马丹娜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