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还不够(1 / 1)

(等541解禁后,542一起更改)

(老妈血脂高血糖高,贴个血糖血脂的科普,里面有血脂各指标的直白解读,只看小标题就非常好懂,无聊的可以看看)

1烹饪有讲究,油水不宜大

大油大肉炒的菜,只吃菜就没关系?

不,其实,菜中的油也不少,无形中会增加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对患者不利。

因此,最好选择蒸、煮、炖、汆、拌等烹饪方式,这样做出的饭菜比较清淡,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可多吃些素食,如各种青菜、菌类、豆制品等,这些食品纤维素高、热量低、营养丰富。

2副食不含糖,也不能多吃

有人认为饭(即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应当少吃;而肉蛋类副食不含糖,多吃点无妨,甚至拿副食当饭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说,肉蛋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在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可以转变为糖,吃多了同样能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引起高血脂及肥胖。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更要限制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及豆制品),因为进食蛋白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恶化。

3水果可以吃,须按规矩来

水果尽管含有糖分,但同时也富含水分及多种维生素,因此,不必对水果一概拒绝,关键是要掌握吃水果的要领。

首先,只有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才建议吃水果,如果血糖过高,则应以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

其次,尽量选择含糖分低的水果如草莓、樱桃、猕猴桃、柚子、橙子、苹果、梨、木瓜、火龙果等,而不吃含糖分高的水果如荔枝、桂圆、香蕉、冬枣、柑橘、石榴、柿子、水蜜桃等;

第三,通常将水果作为加餐食品,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或睡前吃,不要在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因连续摄入过多的糖类使胰岛的负担加重,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第四,每次吃水果的量不要超过200克,每天最多吃两次,为了保持热量平衡,同时要适当减少主食量。

另外,水果类的加工产品,如水果罐头、果汁、干果、果脯、葡萄干等,一般都是加糖制作的,不能与新鲜水果等同看待,糖尿病患者不宜吃。

4坚果虽香,也应该浅尝辄止

坚果包括核桃、花生、葵花籽、杏仁、山核桃、松子、开心果、栗子、榛子仁等等,其果仁脆香爽口,很受欢迎,过年过节更是备受大家的喜爱。

但坚果仁属于富含脂肪的高热量食品,一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两倍多,这类食品吃得过多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及血糖升高,还会升高血脂。

因此,为保持血糖稳定,建议糖尿病患者对坚果类食品应当浅尝辄止,不宜多食,一天最多吃1~2两瓜子或花生。同时,要把坚果的热量从主食里扣除,例如,吃75克的带壳葵花子,应少吃2两馒头,以维持每天的热量平衡。

5点到为止,切勿贪杯

有人认为,喝酒可以少吃饭,有利于饮食控制,这是一种误解。也有人认为酒精能舒筋活血,延缓动脉硬化,这种看法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总的来讲,酒精对糖尿病患者是弊多利少。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最好能以茶代酒。实在推不掉的话,最好少喝,啤酒1罐(大约300毫升)或葡萄酒2两。注意:不要喝白酒、不空腹饮酒,饮酒时不要耽误正常进食。

6多吃饭、多吃药,这种做法不可取

在节日期间,饭菜丰盛可口,此时往往刹不住嘴。许多糖尿病患者会认为饭吃多了,增加降糖药加量就可以避免血糖升高,这是不可采取的。

因为,多吃药不但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副作用也随之加大。

这一点在医嘱时,尤其需要再三强调啊。

7没啥不能吃,但要会「交换」

「食品交换份」是营养学上的一个概念,凡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即为一个「食品交换份」。换言之,每个「食品交换份」的食物所含的热量都是90千卡,但其重量可以不同.

例如,1个「食品交换份」的食物相当于米面25克、绿叶蔬菜500克、水果200克、牛奶125毫升(半袋)、瘦肉50克(1两),鸡蛋50克(1个)、鱼虾100克(2两)、油10克等等。

同属一类的不同种食品可以按照「食品交换份」相互交换而热量保持不变,例如,在谷薯类当中,1两大米可以和1两白面、1两玉米面、1两干粉条及6~8块苏打饼干相互交换;在肉蛋类当中,1两瘦猪肉可以和1个鸡蛋、2两鱼虾、2两豆腐干、5两豆腐相互交换。

因此,运用食品交换法,糖尿病同样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食物,品尝不同佳肴,使饮食不再单调。

8「无糖」食品,也不能多吃

逢年过节,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往往会收到亲朋儿女送来的「无糖」食品,不少病人觉得这类食品不含糖,可以随意吃。

其实,所谓「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但糕点毕竟也是粮食作的,有些糕点还含有大量的油脂,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故「无糖食品」也不能随便多吃。

9起居须有常,治疗莫放松

春节期间迎来送往,患者日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无论是进餐还是打针服药往往不规律,有些患者甚至因外出走亲访友而忘记用药,从而导致血糖失控。

因此,一定要格外嘱托患者一切要从病情出发,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应尽可能保证按时进餐及用药。

10有备无患,谨防低血糖造访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时常会因为作息不规律或进餐时间推迟而引起低血糖。在此,特别叮嘱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或糖果等,以备万一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因吃喝不当或用药不规律而导致血糖失控的现象非常多见,有些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

节日期间,一定要嘱托患者要保持生活规律,不可放松饮食及用药,更不能随意中断治疗,还要注意血糖监测。一旦发生意外,必须马上到医院,以免延误诊治。

【血脂检查查什么?】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临床中密切关注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

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分别与载脂蛋白结合,即成为脂蛋白。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送至组织进行代谢。

一般健康体检查血脂四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全面检查查血脂七项:血脂四项+apoa1、apob和lp(a),其中apoa1、apob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在日益受到关注。

各项指标怎么看?

总胆固醇是胆固醇之总和

tc的合适水平是5.2mmoll,≥5.2且6.2mmoll处于边缘水平,≥6.2mmoll属于升高。

tc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当tc单独升高,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tc水平对ascvd发病危险有预测作用。

糖尿病患者tc>3.1mmoll,就要开始治疗。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群tc>7.2mmoll,也应该开始治疗。

ldl-c是坏胆固醇

ldl-c的理想水平2.6mmoll,合适水平3.4mmoll,≥3.4且4.1mmoll处于边缘水平,≥4.1mmoll属于升高。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ldl-c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增加了ascvd发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ldl-c能更好评估ascvd的危险性,降低ldl-c水平是防治ascvd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目标。

hdl-c是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负责把斑块内的胆固醇运输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hdl-oll属于降低,hdl-c单独降低可以诊断为低hdl-c血症,但临床中单独hdl-c降低的情况较少。如果患者hdl-c降低,表示被逆转录的胆固醇的减少,预示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需要结合其他血脂结果进行药物调整。

甘油三酯tg升高是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

tg的合适水平是1.7mmoll,≥1.7且2.3mmoll处于边缘升高,≥2.3mmoll属于升高。

当tg单独升高可诊断为高tg血症,轻度升高可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如依然升高,首选贝特类进行治疗。当tc、tg同时升高可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当tg轻至中度升高,vldl及其残粒(颗粒更小的vldl)等增多,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影响ldl或hdl。

当tg中重度增高时(通常认为≥5.6mmoll),可增加胰腺炎发病风险。tg升高除了可以直接增加ascvd的发病风险外,其升高还与心血管剩留风险有关。

但应该注意,同一人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人在多次查tg时,化验值差异可能比较大。

心血管剩留风险

是指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微血管事件的风险,即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已经得到治疗和改善后,仍然会出现血管事件。

2011年版《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中明确将高tg包括低hdl-c视为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

accord-lipid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即使他汀治疗ldl-c已达标,tg增高和hdl-c降低的患者与tg正常人群相比,心血管剩留危险增加70%。

可见,除了要关注ldl-c对ascvd的直接影响外,还要关注低hdl-c和高tg相关的心血管剩留风险。

载脂蛋白a1(apoa1)是「年轻的好胆固醇」

正常人群血清apoa1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hdl颗粒蛋白质成分「即载脂蛋白」约占50%,蛋白质中apoa1约占65~75%,而其他载脂蛋白中apoa1极少。

所以血清apoa1可以反应hdl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它与hdl-c一样,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其中血清apoa1<1.2gl的人群易患冠心病。

载脂蛋白b(apob)是「年轻的坏胆固醇」

正常人群中血清apob多在0.8~1.1gl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个ldl、idl、lp(a)颗粒中均含有1分子apob,因ldl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b分布在ldl中。

apob可代表ldl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

apob与ldl-c一样,可促进ascvd的发生。当>1.2gl时,冠心病发生风险增高,尤其是伴有肥胖、糖尿病、高tg血症时,甚至当患者ldl-c较低,而apob升高时,患者也有高ascvd发病风险。

欧洲2019版血脂防治指南提出,apob有可能成为ldl-c的替代物,成为血脂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指标。

脂蛋白(a)「lp(a)」是「遗传下来的坏脂蛋白」

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大部分正常人在200mgl以下。

lp(a)富含胆固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能促进血管炎症,当lp(a)和ldl-c同时升高,表明患ascvd风险增高。同时,lp(a)水平可能有助于识别遗传性lp(a)水平高的人,此部分人终生患ascvd风险高。

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长期服用生长激素等。在排除以上致lp(a)升高的情况下,lp(a)浓度增加才可被认为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最新小说: 震惊,我被诡异包围了! 重生:把小青梅撩成女友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 一座城一个故事 仙医系统:从天而降的绝世医仙 婚礼现场,我和全家断绝关系! 我开玩笑,青梅校花偷拿户口本? 化身金手指,机遇随缘送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