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蹭课(1 / 1)

虽然夹沟村大部分人并不富裕,但是很多家里的孩子却很不少。也不知道是因为缺乏娱乐夜生活,还是农村对劳力的需要,反正村里一大半农户家里孩子都有三个以上,五六个的也不罕见。

村里五六岁的孩子都会打猪草、做家务、带小点的弟弟妹妹,给大人帮把手。

赶到农忙的时候,大人们把孩子往地头一丢,干会儿活抬头瞅两眼,任由他们滚成泥人花脸,只要不出事就没人在乎。

所以说村子里是有办托儿所的需求的,但是如果说要想以此盈利,那也是有点想太多。现在的条件可不是二十一世纪,夹沟村没有哪个家长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花那额外的钱。

就先让温好好她们几个女孩子,在地里活不多的时候,带着本互助组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教他们认几个字。

然后在本互助组内开展一些扫盲工作,以后在互助组的开会内容里也添上一项“读报学习”,让组员都能认识基本用字,提高思想,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慢慢地,再扩大规模,考虑全村托儿所的事情。

整个夹沟村的知识水平都能提高的话,以后集体合作、农业技术改造,沟通起来都容易许多。

姚软枝回去就跟温俊海商量了一下,把温家空着的西厢给腾了两间出来,先从给几个弟弟妹妹补课开始。

她还是希望温好好他们都能掌握足够的知识,拥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必须给他们把基础打好。

农机厂的培训班已经结束,姚软枝下午可以按时下班,晚上的时间就能自由安排了。

温俊海也非常赞同,其实他自己也是去了部队之后才开始学文化的,到现在在工作中也经常会觉得自己文化知识不够,隐隐有些吃力。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国家急缺各种人才,如果弟弟妹妹们肯努力,机会多的是。

姚软枝为他们想得这么周到,并且愿意亲自给他们补课,可见她对这个家庭的重视和负责。温俊海二话不说,亲自动手把墙上刷了一面黑板,买了粉笔、教鞭和桌椅板凳,并且每天晚上都坐在教室后面压阵。

姚软枝先给几个人做了测试,发现温春明的基础确实很扎实,而年龄最大的温好好,只比老五温乐田好那么一点点——人和人的天赋真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为了拿小学毕业证,姚软枝托苏老师找了全套教材,正好能给他们都用上。她把温春明单独划出来,学习新知识,其他几个全都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新的。

李二丫听说之后,找到姚软枝说,她也想来学。姚软枝征求了温家几个孩子的同意后,就答应了下来。

结果一来二去,不知道怎么回事,温家自备教室里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跟十岁到十六七岁的半大少年少女,大部分都是因为要帮家里干活,所以没有去小学识字,这会儿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全都在晚上跑来温家补课来了。

姚软枝有些诧异,躺在床上的时候就问温俊海:“这些人为什么都跑咱家来听课?回头开学了去小学不行吗?”

大热天的,全都挤在房间里,都不嫌难受?

温俊海搂着还没有弄明白状况的媳妇儿轻笑:“那不是因为你名气大吗?而且讲课又有趣,很容易就把字学会了,人当然会越来越多。”

现在夹沟村里谁不知道姚软枝啊?

人家只是上了不到一年的小学,就学会了很多知识,自己跑到县城图书馆天天看书,结果看着看着,就成了干部,就跟京城的大学校长认识了,就当上了农机厂的副厂长……

要是说农民天生就对知识分子心怀敬畏的话,姚软枝可就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

小学要白天上课,耽误干活,可是温家补课却是在晚上。

温家掏钱点着灯给孩子讲课,他们去白听,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万一要是孩子争气,或者运气好,就不说学得跟人家姚软枝一模一样,只要学到人家一点本事,能进城当个工人,这辈子就吃喝不愁了啊。

而且姚软枝讲课跟苏老师那种正儿八经的模式还不一样,她原本就是给自家弟弟妹妹上课,语言随意幽默,经常会穿插各种小故事和段子,大家经常会笑得肚子疼脸疼,不知不觉地就把知识点给记住了。

很少出现那种听得昏昏欲睡的情景。

旁听的这些半大孩子回家一说,他们的家长就更兴奋了,自家孩子也能学这么快,以后是不是也能有出息?

一传十十传百的,来温家蹭课的孩子当然会越来越多。

姚软枝自己是身在其中,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特别,可是温俊海和弟弟妹妹都是亲身体会到了,她讲课的风格和效果有多么不一样。

温俊海开始坐在教室后面是镇场子,怕姚软枝脸皮嫩,不好意思训那几个皮孩子。没想到,他坐着坐着,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姚软枝的讲课思路沉了进去,慢慢地竟然也学了不少东西。

别人看见的可能是识字效果,温俊海看见的却是算术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对他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要是你嫌人多累了的话,咱们就休息休息。”温俊海给她按摩着脖子。

他倒是不怕每天多点几盏灯花钱,就是怕姚软枝辛苦,上了一天班,回来还要给一屋子小孩讲课改作业,一直忙到睡觉时候才能停。

现在一屋子有四十来个孩子,作业本都摞老高。能不累吗?

姚软枝抱住了他的脖子:“不用,这样就挺好。”

现在屋子里来蹭课的少年中,可是有好几个后来解放乡hong卫兵的头领。

他们桀骜不驯,冲动妄为,惹下了不小的祸事。有不少人的命运被他们破坏了,但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也同样碎得裂纹斑斑,无法修补。

温厚山当初就是跟他们中一个混得好,结果失手都弄出了人命。

一人之力也许改变不了时代轨迹,但是只要她努力,也许会让他们的命运产生小小的偏差,进而让很多人的命运都随之改变。

他们来听课,就是姚软枝给他们灌输人生观价值观的机会。姚软枝怎么会放过?

……

九月份快要开学的时候,姚软枝得到通知: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了!这让她瞠目结舌,大为震惊。

全国先进工作者怎么会轮到她头上?

梅金英对她这个疑问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做了这么多技术贡献,工作水平够高,平时工作态度也端正,县里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之后,经过了层层筛选,上面也派人下来调查了,农机厂、图书馆、你们村,包括桓钢,一个个提起你都是竖大拇指,没有一个人说你不好的,你要是当不上全国先进,还有谁比你更合适?”

这一次主要是因为姚软枝设计的全套双轮双铧犁,梅金英打听了,是刘智宇把设计图送到了农业部,极力要求上面奖励姚软枝,并且把姚软枝调到京城去跟他学习。

具体中间经过了什么,梅金英就不清楚了,反正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就落到了毫无准备的姚软枝头上。

姚软枝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两年,去年第一届全国先进和劳模还不到五百人,今年是第二届,居然会有她的一席之地?

她是想过要用表现换来以后的护身资本,但是从来没想过会这么快见效。

全国先进工作者肯定是要去京城、中nan海开会的,肯定是要跟一号首长合影的,作为一个护身符,也算是分量不轻了。

以后万一运动波及到她,至少她能举起来当个虎皮大旗,吓吓那些小将们。

“九月二十五日,在京城开会,你要提前安排好,别耽误了时间。路费车票,回来都能报销,你也别不舍得花钱。”梅金英虽然觉得姚软枝平时挺靠谱的,但是事关重大,还是又认真叮嘱她。

……

姚软枝现在一进村,从村外的田地里,到村口的大道上,一直到温家,一路上都是跟她打招呼的村人。

基本上都是叫她“姚老师”的——苏老师还跟她开玩笑,说她要是不在农机厂干了,可以回村里当小学校长——这都是那些去温家蹭课的孩子们的家长,他们除了热情招呼姚软枝之外,还想要把手里刚从地里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塞给她。

姚软枝都是连连道谢,飞快地骑车逃跑。

听说姚软枝要去京城开会,互助组里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那可是一号首长工作的地方!

“满满姐,你会不会见到一号首长?”李二丫兴奋得双目闪亮。

“有可能吧。”姚软枝觉得,以这几年国家重视劳模榜样效果的情况,见到一号首长的机会是九成九。

“哇,你真了不起!”李二丫向往地说,“有一天,我也要去京城,我也要去见一号首长!”

跟两边家人都打了招呼,姚软枝收拾行李,拿着介绍信,再次坐上了去诸市的火车。

她会在诸市火车站,换乘另一趟火车,去到京城。

京城,那是上辈子姚软枝生活工作数十年的地方,她呆在那里的时间,比在夹沟村、在诸市的时间更长。

只是不知道,1951年的京城,会是什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今天还是一章。工作日会恢复九千的更新量。

最新小说: 我睡觉就能赚钱 技校风云 拒当沸羊羊,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反派:开局与主角青梅竹马谈恋爱 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 恋综万人嫌?当鬼差却在阴间爆红 我真不是灵宝天尊 女尊:她们都是坏人 结婚五年 双修高手玩转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