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征西记 > 第124章 熟人

第124章 熟人(1 / 1)

唐大同知道些内幕,明明看着方承越的面色不善,非要不知眼色的问“哟!你这是先斩后奏啊?胆儿真够肥的。”

方承越语气淡淡地,说“奏什么呀?他不需要知道!”

唐大同吃了一惊,叹道“你这种作死的操作,换成是我,被我家督军逮住了,可别想有活路!”说完把头摇了两下。

方承越略微蹙眉冷哼一声,斜了唐大同一眼,慢悠悠地说“他知道了,遭殃的人又不是我。”

“那你这是——先下为强?”唐大同猜测道,方家两位少帅一个比一个生猛,而眼前这一位,即便退出了军界,也还是方督军最看重的儿子。方督军早年带太太出洋,把大儿子留在国内,放在方老夫人跟前养着;老三在伦敦出生那会儿只顾忙于学业,养儿育儿的事情交由方夫人一手包办。回国后在功成名就的盛年时期有了这个最小的儿子,陪伴他的时间比两个哥哥加起来还要多。

“你在瞎猜什么呀?”方承越有些戒备的看了看唐大同。

唐大同越挫越勇,又说“你家老大,手伸得挺长啊!”

方承越板着脸,不肯再多说一句。他从不在外人面前讲兄长的半句不是,即便后来对着征西,也不轻易吐露对兄长的半分不满。宁愿将这些话烂在肚子里。

对于方承越这种琢磨不透的性子,唐大同早已习以为常,只是耸了耸肩,反正他也不想费脑筋去琢磨他——他们盟友,又不是敌人。

倒是周罗解看见唐大同吃瘪,马上站出来打圆场,“有空管人家的闲事,不如管好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儿——听说青帮就要落户津门了,我看你倒像个没事儿人似的,一点也不着急!”

唐大同只比方承越早到徐公馆半个小时,他也有近3个月没见着周罗解了。他这一提,唐大同似乎并不意外,毕竟津门的帮派众多,军政府着实管不过来,“周大律师的消息果然很灵通!”唐大同说。

“说来也巧,青帮有一位‘礼’字辈的老爷子樊笃,人称樊四爷,去年我同他有过一面之缘。前天在南京换火车的时候,樊四爷从浦口和我们坐上同一班火车来到天津卫。樊四爷大病初愈后,人瘦成一道闪电,如果不是咱们认识的一位佳丽作陪,我差点认不出他了。”说到这里,周罗解意味深长的看着方承越,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方承越一点也不想知道,直接忽略了周罗解的小动作。

“我也认识吗?”唐大同问。

“认识!”周罗解说得很肯定,“不过同在坐的某人更熟!”

答案呼之欲出。方承越沉稳的冷脸看不出表情,只是冷漠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厌恶!

见方承越就是不接腔,唐大同偏要站出来给他添堵——反正人家已经在天津卫了,干脆打开窗户说亮话,“看来张小姐的消息也很灵通!知道阿越在此!”唐大同本末倒置,政治触觉不那么敏锐。

他竟然没有抓住重点——显然是被自己带偏了,周罗解看了唐大同一眼——这个弃文从戎的妹夫,行事风格丝毫不见武将的犷悍,又不擅长钻营,唐家军如果没有手腕强硬的唐督军坐镇,唐大同迟早会被五马分尸,骨头渣子都别想剩。

周罗解说“我听见张小姐叫樊四爷为‘四叔’,她介绍说那是她母亲那边亲戚,我有些好奇,就问他们到天津卫有何贵干!张小姐倒也爽快,说她一个朋友托她向樊四爷投递了门生帖子,刚好樊四爷也有此意,乐意同她走一遭——张小姐不简单!”

方承越安静地听着。

唐大同问“樊四爷的来头有那么大?”对青帮的辈份,他也略有耳闻。

周罗解答道“樊四爷是苏北人,很小就按照过去的传统,经过开堂拜会正式加入了青帮,据说他这辈份全国上下活着的也没几个了。樊四爷膝下无儿无女,早先和保皇党的人走得很近,改朝换代那会儿就退出了江湖……去年他到上海看病,有些别有用心的徒子徒孙想转拜在他门下,混成‘大’字辈,樊四爷拎得清,重申自己8年前山门已关,不再收弟子,为此还闹上了报纸……刚好我一合伙人老钱的二哥早年就是樊四爷的门生,在京城听说老爷子生癌后特地交待老钱送了3根小黄鱼过去——老爷子识做,知道如今钱老二得势了,郑重其事的拜托老钱归还了他二哥的门生帖子,那天刚好我也在场……如今‘大’字辈在上海横着走,再随便收无名小辈为徒,不是打人家的脸么,樊四爷肯破例,看来这人的脸很大呀,估计准备要在津门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呢!”

“天津卫是北方的经济中心,青帮现在才瞄上咱们这儿号儿还真够晚的。”

“真的任由青帮长驱直入啊?”周罗解问。

“不然怎样?”唐大同反问。

“青帮早前想在宝安城扎根,不也被我们的表妹夫连根拨除了么!”周罗解说。

“津门的帮派多了去了,跟他们火拚么?这些乌七八糟的帮派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家老头子说了,索性让他们都来,帮派多了,自然会为了争地盘自相残杀,打死一个少一个,死光更好!”

周罗解听了一笑,对此未置可否,据他所知,方督军对青帮入驻宝安可是零容忍,转身又问沉默不语的方承越“阿越!你们当时怎么就能干手净脚地把青帮赶出了宝安呢?”

“我们宝安明文规定禁毒、禁赌,如果天津卫也能做到这两点。青帮就是来了,也没什么大作为。真要敢玩打砸抢,或是暗中涉赌涉毒,捉拿他们还不是一声令下!”方承越轻描淡写地说,“当时青帮把烟士运到宝安,被抓到是死罪,我们还从轻处理,放了他们一马!”

唐大同说“宝安是自治区,方督军说穿了就是个土皇帝,可以随便更改游戏规则,反正他一人说了算。天津卫不能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祸国秧民的东西在咱们这儿号儿横冲乱撞。”

里间的徐家姐妹一开始也拿报纸说事儿,还打趣说她很上相——黑白相片里的征西,怎么能和她本人比……征西去年在伦敦被报纸扎过针,早就有了免疫力,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笑笑也就过了。

知醒果然像知觉形容的那般,胖了两三个码不止,曾经那个身段娇美清瘦的徐家二小姐,如今心安理得的穿着宽松的孕妇装。

就连已经显怀了的知觉,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和知醒一样,俏丽的脸上都散发着准妈妈才有的光辉。

知觉还喜滋滋地告诉征西,谈画眉已经生了个大胖小子,目前还没出月子。听说她们要在天津卫一起过圣诞节,这让远在宝安的谈画眉羡慕的不得了。

征西不禁说“我才刚回来,你们一个二个的都有宝宝了,我,我以后跟谁玩呀。”记得好像是候完璧说地类似的话,这会儿竟被她拿来同徐家姐妹撒娇。

结果反而惹得她俩笑不可抑。

征西傻了眼,没想到把自己绕进去了,正在懊恼不已!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精敏,那傻乎乎的样子更是惹得徐家姐妹大笑不止,把外头的夫君们都吸引进去了。

“傻妹妹!”知觉煞有介事地说,“你也赶快生个小宝宝吧,以后小宝宝们一起玩,咱们照样玩咱们的啊。”

方承越跟在唐罗二人后面,刚好听到这句话。

征西正要说话,看见男士们都挤进来了,机灵的闭上嘴巴。

知觉比知醒话多,问“表妹夫,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要宝宝?”

方承越见征西脸都绿了,顿了顿,眼风掠过等着看笑话的唐大同,和颜悦色地说“赛琳还没完成学业呢,她自己还是个孩子,我们不着急!”

突然想到去年这个时候,就因为开了一句他和张丽莎的玩笑,方承越只差当场发飙,放了狠话要收拾他——唐大同的心里还没来得及“咯噔”,只听知醒说“看看人家表妹夫的觉悟多高!”知醒这一胎怀的很辛苦,听到这话,顺便又埋怨了唐大同几句。

“夫妻养育下一代,这和觉悟有什么关系?”唐大同想问,想想却忍住了,有苦难言的用哀怨的眼神盯着方承越——仿佛在用眼神声讨方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别人不知道,你自己心里没一点数么?什么叫“我们不着急!”——说得倒轻巧,难道你们有科学的规避那啥的,这话有本事在方夫人面前说去!

这个害人精刚刚在外面还冷着个脸,像来讨债似的;这会儿见到征西,大概骨头都酥了。还给他拉仇恨。真过份——太不厚道了!!唐大同觉得方承越绝对是在故意整他——曲线惩罚,用一句话一边安抚,一边挑拨,这个心机深重的家伙玩起阴的来,那叫一个溜!

方承越总算闹明白唐大同近来到底都经历了些啥,为什么变成这么一副德性,原来被太太吃得死死的。

唐大同哪能想到婚前温温柔柔、体体贴贴的徐家二小姐,怀孕期间性情大变——变得这般难于侍候!他得把她当成皇后一样贡着、捧着。反正同孕妇没有道理可讲。

知觉正要打岔说些别的,佣人进来请他们去大厅。

宾客们陆续到了。外面的车声阵阵。阵阵笑声不绝于耳。

赵立之带着她的洋家属手拉手走来的。徐仁生回国后就提前退休做了寓公,他是搞外交出身,深知外交的重要性,暗中为两个女婿铺路。今晚也是借着给征西接风洗尘,嘴上只说怕洋妹夫一张西人面孔来了不自在,特意又请到康将军夫妇和付南可夫妇作陪。

西人准时,不早到也不迟到,绝不给主人添乱。

来参加宴会的其他亲戚还有谈画眉的大哥先行和他太太,另外还有几位是徐家相熟的政商界名流及家属,局势不稳,大家很是知道抱团生存……谈老爷子已经退居二线,生意场上的事情交由谈老大打理。

徐家比较洋派,晚宴以自住餐的形式进行。赵立如不喜欢铺张浪费,有西人参加的宴席就是比较好办,无需上国人请客必不可少鲍鱼、海参、鱼翅以及燕窝什么的,而西人钟爱的鱼子酱、鹅肝和松露等国人同样欣赏不来。如此以来,宴席就比较省钱。

最新小说: 震惊,我被诡异包围了! 重生:把小青梅撩成女友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 一座城一个故事 仙医系统:从天而降的绝世医仙 婚礼现场,我和全家断绝关系! 我开玩笑,青梅校花偷拿户口本? 化身金手指,机遇随缘送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