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簪花(1 / 1)

小厮也学他的样子探头望去,等看清的确是府里的马车时不禁欢喜起来,见刘管家已经恭敬地在门口站着,他也学他的样子站得笔直,想给主子留下好印象。

赶马车的是刘忠,等马车在府前停下时,他跳下马车为公子放下小马扎。贤元下马车时,便听到小厮进内通传的声响,还有边上挂着的炮竹点燃的声音。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口,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青涩的脸上带上淡淡的红晕,修长的身姿已经颇具青俊模样,也不知再过几年会让京城多少女子动了芳心。

“恭喜少爷考中童生。”刘管家上前拱手道,边上几个小厮也帮着作揖。

贤元摆摆手,说道“不过是童生,不值当如此。”

“要的。姑奶奶和姑爷已经在府里等着贺喜了。”

“姐姐、姐夫竟还亲自过来?”

贤元说着便往屋里走,还未到正院门口,斜边便冲过来几个人,个个手里拿着提篮。

“哥哥,恭喜了。”打头的便是贤重,他从竹篮里抓了一把花抛向他,跟着他的几人也有样学样,就连桂姐儿也夹在其中。

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可是这话在桂姐儿身上变得可守可不守,她要不是穿着女装,混在小子堆里都没人认出她是女的来。有时她和贤重站在一块儿,旁人都以为两人是故意互换了衣服跟人闹着玩呢。

“又闹。”

贤元嗔怪地看了贤重一眼,自己这个弟弟在学堂一直都跟在铭哥儿身后也不怎么出声,不知情的都以为他是个闷葫芦,可是到了何素面前那小嘴甜的,贤元都没耳听。

“是母亲吩咐的。”贤重理直气壮的说。

“这是哪里来的花?”贤元倒也不拦着这帮孩子,只是有些好奇。

“去姐夫家摘来的,这时节开得这般好的花可不多。”

贤元默默为侯府的花园心疼,好好一个园子竟被这些不懂欣赏的祸害了。

“小舅舅,你不等我。”

贤元见他们把花撒完了,正要进院,就见他虎头虎脑的大外甥也拎着个小篮子着急忙慌地跑了出来。

“谁让你刚刚走开了。”贤重故意说道,见他扁扁嘴像是要哭,马上伸手把他抱了起来。“快,把花都扔你大舅舅头上去。”

郭启本来想哭的,被他这样一提醒才想起“正事”来,他知道别人都撒完了就剩下他手里着急,抓了一把花后就把整个篮子扔了出去。贤元伸手一挡,撒出来的花洒了他满脸。

“乖外甥,扔得好。”贤重坏笑道。

郭启被夸了嘿嘿一笑,那傻模样跟郭威一个样。

贤元无奈地瞪了弟弟一眼,整了整衣衫便进了正屋。何素早就等着他了,一见他来就朝他招手。

“过来。”

贤元一看到她手里还拿着一朵碗大的红花就觉得不妙,远远便问“母亲,不必这样庆贺。”

“要的。等你将来中了进士,自有年轻貌美的小姐扔花给你,我们怕是挤也挤不进去,还不如提前先让你戴了过过瘾。”

“不会的。”贤元羞涩说道,也不知是在说何素不会挤不进去,还是在说不会有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小姐。

月儿坐在边上抿嘴偷笑,略显圆润的脸上孕味十足。时隔三年,她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如今已经有五个月了。

“姐姐也不拦着母亲一些。”贤元见她笑了,不禁向她埋怨道。

“我觉得母亲说得对,要是你不喜欢母亲选的那朵大红的,我挑的这朵金黄色的如何?”月儿扬了扬手中那朵比何素挑的花还大的黄花。

“母亲,我要黄色的。”郭启见了马上说。

“行,给你黄色的,给你大舅舅红色。”何素一锤定音,朝着贤元挑挑眉。

贤元无法,只能认命地到何素面前半蹲着让她把花簪上,又跟边上看热闹的贤重说“等你将来考中的童生,也是如此。”

“这有什么,等我考中了进士,我一定要戴最鲜艳的那一朵。到时候还请母亲费心帮我挑挑,我就想戴母亲挑的。”

何素被他哄得藏不住笑容,说“那你可得早些考中,若是等你年纪大了,戴那最鲜艳的花就不好看了。”

“我戴好看。”郭启在边上连忙说。

“是。等你考中了进士,也要戴漂亮的花。”

“我也要母亲挑的。”郭启有样学样,照着贤重刚刚说的哄人。

“啊呀,你不喜欢外祖母挑的吗?外祖母要伤心了。”

“不要伤心。我可以戴两朵的。”郭启连忙软绵绵地哄何素,还把脑袋凑了过去,“外祖母现在就帮我戴一朵,外祖母挑的都好看。”

一屋子人都被他逗笑了,贤元还在屋里看了一圈,问“今天不是休沐吗?父亲和姐夫呢?”

“还能在哪?”何素好笑地说。

“外祖和父亲不乖,在打架,臭臭的。”郭启顶着两朵大花摇头晃脑地说。

“就是,以后可不能学他们。”贤重趁机说。

郭启点点头,也不记得是谁前几天还吵着要跟他父亲学骑马打拳呢。

月儿看着自家儿子,倒是盼着他不要去学这些,免得将来得跟郭家其他人一样上战场,只是这事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做主的,也得看儿子自己的意思,要是他像他父亲一样学不进去,将来也就只能继续从武了。

她都已经怀上第二胎了,喜乐郡主那里还是没有动静。两人这些年偶尔也会在某些场合碰面,不过都会当对方不存在,月儿还会顾着面子若是正面遇上会行个礼,喜乐郡主却不理睬她,闹得京中所有人都知道两人不和。

喜乐郡主倒是没有再来找她的麻烦,不知是放下了还是知道对付她是无用的,又或者是庆王妃腾不出手来对付她。

庆王府这些年可热闹了,新进的戴侧妃去年产下一子,董氏这些肚子没有动静,却依旧得庆王宠爱,庆王妃一度以为戴侧妃和董氏能斗起来,谁知两人相安无事甚至可以说关系亲密,只跟她这个正妃不怎么对付。庆王妃不是没有出手对付过戴侧妃,戴侧妃肚子里的孩子都差点没保住,只是最后总是棋差一招。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不然怎么会事事不顺,就连经营的生意也都出了问题,幸好陈家得用,替她化解了危机。她如今也越发喜欢用陈家帮她办事,至于郭侯府那边,既然女儿也不再来抱怨了,她也就没必要再动手。

庆王妃曾偷偷请了大夫给喜乐郡主诊过脉,大夫皆说喜乐郡主在子嗣上会有些艰难,但也没有说她就一定不会生。喜乐郡主知道自己理亏,却也不愿听庆王妃说的给夫君寻一房小妾去母留子。幸好婆家也不敢说她什么,她才敢这般任性。

钱世钟底下还有同母异父的一弟一妹,他的生父和继父都姓钱,若没有人多嘴,旁人也不会知道他的母亲是改嫁过的。哪怕他觉得自己的母亲千好万好,但是母亲在喜乐郡主面前总是矮半个头,就连弟弟妹妹也常被喜乐郡主使唤。他默默看着,一时倒也无可奈何。

他进京后便接了全家过来,还给二弟钱世祥找了一个不错的书院。钱父本来不想在他成婚后硬是跟他住在一起,却怕旁人说钱世钟发达了不孝才住了下来,这一住便不好走了。现在他的儿女都在京城,他也不好独自带着老妻回乡,只是一直这么住着,又着实憋闷。

去年年末,钱世钟总算存足了钱在京中买了一间小院,还把房契记在二弟的名下,也是为了父母将来有个自在的去处。不过他也不好就这么请父母搬过去,免得他们以为是他不想让他们继续住在郡主府里的钱府。

后来喜乐郡主不知从哪里知道他另买房子的事,又闹了一场,硬说他置了外室,还惊动了庆王府的人。庆王府的人叫他过去询问才知道是喜乐郡主弄错,面上还训了喜乐郡主几句,想要把这事揭过去。

喜乐郡主却不肯乖乖认错服软,之后两人便一直这么僵着,算起来都有好几个月没有同房了。

钱世祥见兄嫂为了房子的事起了嫌隙还过意不去,特意把房契还给了钱世钟,钱世钟却不肯要。

“妹妹已经出嫁,我屋里又是这样的,将来二老身边少不得得让你多尽孝,多个可以栖身的地方总是好的。”

“兄长……”

钱世祥也知兄嫂之间关系不好,只是见当年意气风光的兄长如今暮气沉沉,心下不忍。

圣上虽对庆王和庆王世子只安排了闲职并不重用,但没有限制郡马担任要职,只是钱世钟的仕途不顺,一直窝在翰林院里没法动弹。

他其实更想要外派去地方做一番事业,偏几次请调都没过,像是被人刻意拦着,就连调去其他部署任职都不行,不像他舅兄庆王世子身边的得用的陈大人,中了同进士后就在商部任职,据说颇得重用。

知道兄长的遗憾,钱世祥近日正在苦读,盼着春闱时可以高中,到时候谋个外放的职位,把他的父母也带过去。妹妹去年嫁给了他的同窗,如今就在京城,有哥哥看顾,他们倒不用太担心。

他也算争气,果然考中了进士,虽说名次不怎么好,但是有钱世钟帮他活动,他被派往老家边上的一个县城当县令,正好家中二老也想回乡,便趁此机会跟他一同回去了。

喜乐郡主见他们回乡还送了许多程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很高兴。她能不高兴吗,婆婆以后不在京城住着了,就没有人再管着她了,哪怕钱母本来也不会说她什么,可是有这么个人杵着多少还是有影响。

庆王妃知道后还说她傻。

“世钟是个孝顺的,若是你公婆在,哪怕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也不会跟你有所争执。如今他们随你小叔子回乡,要是世钟跟你闹别扭,连个中间劝和的人都没有。你总不能指望我和你父王一直为了你的事操心吧?”

喜乐郡主撇撇嘴,说“父王那里我是不指望了,他心里只有我那个装模装样的妹妹,哪里会有我。幸好我还有兄长,若有事他定会来帮忙的。”

庆王妃没有作声,如果不是儿子四处活动压着钱世钟不让他升得太快,钱世钟哪里会一直呆在翰林院里不能动窝。谁让他跟喜乐郡主成亲后一直不热络,若是他肯服个软,庆王府也就不会拦着他不让他出头。

钱世钟也不是个傻子,他在京中多年自然也有他的消息来源。哪怕他想要步步高升,却也有他的气节在,又怎么会任由岳家拿捏让喜乐郡主一直在家作威作福。

喜乐郡主并不知道这些,也不信庆王妃现在说的,月儿家里没有婆婆,她家里现在也没有婆婆,可是她到底还是不如她,要是她也能生出儿子来就好了。

她也不是少不更事的姑娘,当然知道孩子一个人是生不出来的,为了调理身体,她这些年吃了许多补药,可惜都没有用。如今钱世钟都不来她房里,她就更不可能怀上了。可就算她怀不上,她也不能便宜了别人,大不了以后从小叔子家里抱个孩子过继。

想是这样想,眼看着钱世钟对她爱搭不理的,她心里总归有些恼火,只是不知这火最终点燃的会是什么。

等到天气渐暖,郭威便盼着郭义今年可以回家来,看看他已经四岁的孙子和即将出世的二孙子,可惜最终郭义没有来,来的是毛参将。

郭威还以为他是来接他的家人去边关的,谁知毛参将却是调来了京城,暂时不用回边关了。

前些年毛参将受过一次受伤,身子受损,已经不适合冲锋陷阵。好在这两年边关并没有大的战役,军中也有一些轻省些的职位,他也就一直在边关呆着。他是愿意留在那里的,总觉得受点伤就跑了就跟逃兵似的不光彩。

可是他要是一直呆着,林氏就得带着儿子来,他不想让家人在路上折腾,郭义又苦劝他回京,他才勉强同意了,还放话说养好了手上的伤便回边关。

最新小说: 我的仙路不对劲 无限之门:我成为了异界武圣 上古绝尘 丹皇器神 玉龙河畔的传说 剑出来,行吧下次再出来 君泽 四方修仙录 仙局:截道诸仙录 一身肌肉莾穿异世界